【团体标准发布】《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发布实施
2025-06-09

2025年6月11日,由广东省质量协会和高擎数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联合归口的《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正式发布并实施。该团体标准由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共同起草制定。


在国家推动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曾通过大规模信息技术投资提升竞争能力。但长期投入未能实现预期回报,反而陷入成本高企、投资回报率模糊的困境。叠加经济下行压力,非生产性信息技术部门成为降本重灾区,其战略价值面临质疑。企业亟需破解信息技术投入与业务增长脱节的矛盾,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趋势中推动信息技术与业务价值的结合。


《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对重塑技术与业务的融合逻辑具有关键性意义。通过成本管理、成本优化、价值管理、投资决策、业务创新、增长运营等内容,系统给出企业应用业务技术融合管理的方法和指导建议,贯通“成本透明化-资源动态化-决策智能化”三阶跃迁,指导企业实现技术投资与业务价值的精准匹配。

图片1.png


填补行业空白,《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的先进性

在业界,撰写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是确保企业在信息技术投资与实现预期回报相平衡的重要方法途径,也是确保不同企业的业务技术融合管理拥有可比性、可总结性的重要前提基础。目前国内业务技术融合管理的方法尚不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尚未做到标准化。规范企业对技术与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引导企业打破技术业务协同低效、信息技术投资回报模糊的局面的重要举措。


 《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核心内容

01 BTIM框架

建立可量化、可追溯、可优化、可创新、可增长的技术投资机制,确保每一分IT投入精准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成本透明、资源优化、ROI最大化和IT投资持续有效。

02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框架分为成本池、IT资产、能力目录、业务对象四个层级。每个层级通过相互关联的数据关系为不同视角提供成本洞察。

03 成本优化

为解决云资源使用中常面临成本高昂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企业可引入FinOps方法,进行云成本优化。

04 价值管理

通过价值链分析法、ROI分析法,帮助业务部门理解数字化投资的业务贡献,支持业务部门了解IT投资的实际回报,确保资源分配合理、决策科学。

05 投资决策

明确现有的投资方向,对齐投资决策与战略目标,评估投资价值,管理IT预算,管理投资风险。

06 业务创新

通过设立创新计划,从AI赋能业务创新、服务创新、资助创新计划等五方面,提升业务效率、优化业务场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客户体验、推动创新成功。

07 增长运

通过设计数据驱动的增长策略、敏捷增长团队与协作机制、闭环优化与价值持续释放等,BTIM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从而在市场中获得领先优势。


专家组评审认为,《业务技术融合管理规范》给出了业务技术融合管理(BTIM)框架,规定成本管理、成本优化、价值管理、投资决策、业务创新、增长运营的要求,描述了执行方法。内容合理、方法可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制定将为企业应用BTIM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BTIM业务技术融合管理委员会将基于团体标准,指导企业建立可量化、可追溯、可优化、可创新、可增长的技术投资机制,确保每一分IT投入精准支持企业战略目标,支持更多企业实现IT成本透明、资源优化、ROI最大化和IT投资持续有效,无限度释放IT价值。